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821篇
综合类   3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81.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six warm-up modalities on peak power output (PPO) during the high-pull exercise. Nine resistance-trained males completed six trials using different warm-ups: high-pull specific (HPS), cycle, whole body vibration (WBV), cycle+HPS, WBV+HPS and a control. Intramuscular temperature (Tm) was increased by 2°C using WBV or cycling. PPO, Tm and electromyography (EMG) were recorded during each trial. Two high-pulls were performed prior to and 3 min after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warm-up.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PPO occurred with HPS (232.8 ± 89.7 W, < 0.001); however, this was not different to combined warm-ups (cycle+HPS 158.6 ± 121.1 W; WBV+HPS 177.3 ± 93.3 W, = 1.00). These modalities increased PPO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those that did not involve HPS (all P < 0.05). HPS took the shortest time to complete,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nditions (P < 0.05). EMG did not differ from pre to post warm-up or between modalities in any of the muscles investigated. No change in Tm occurred in warm-ups that did not include cycling or WBV.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ovement-specific warm-up improves performance more than temperature-related warm-ups. Therefore, mechanisms other than increased muscle temperature and activation may b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short-term PPO.  相似文献   
82.
为测定并分析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在动力和静力性运动时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变化特征,将20名受试者分为两组,经常运动组(A组)10名,运动不足组 10名(B组).受试者进行动力性MVC持续肌肉收缩和1/3MVC静力性持续收缩两种运动,同步记录EMG和EEG信号.结果显示,MVC动力性运动时A组受试者平均MVC、RMS、IEMG显著性大于B组,MF则呈下降.随肌肉收缩持续IEMG变化形成一明显的转折点,但1/3MVC静力性运动时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短于MVC运动时间.不管是动力还是静力运动IEMG拐点与脑电α指数拐点发生在时间上一致.结论:IEMG形成的拐点可能成为肌肉疲劳的参照点.EEG所反映的中枢疲劳与EMG所反映的外周疲劳在生物电学变化上具有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3.
电刺激诱发胫骨前肌疲劳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关节背屈运动过程中的胫骨前肌疲劳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EMG)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和E组的sEMG的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Mmax在肌力下降之前,就出现了明显低下的现象;(3)V组和E组的H/Mmax在肌肉疲劳发生后均出现了低下现象。结论:肌纤维活动电位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部传导不全、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低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肌肉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4.
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对比法,探讨了上肢超等长肌肉力量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提高练习者上肢爆发力,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以及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6.
通过文献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在运动训练中,肌肉放松训练对培养运动员的技术意识和肌肉的收缩速度、收缩力量、节省体能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放松训练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实验法研究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运动训练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出现凋亡。运动训练导致的肌肉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时相性和矛盾性 :运动导致的凋亡不是运动后即刻发生的 ,而是延迟发生的 ;运动可以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 ,但是运动本身对已经凋亡骨骼肌细胞具有清除作用或对即将凋亡的骨骼肌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88.
黄颖峰  程涛 《体育科研》2008,29(4):62-66
本实验利用人为强化本体感受反馈的原理探讨一种新的加速运动技能获得的方法?实验参加青在电脑屏幕前用鼠标追踪电脑屏幕上一个移动的光点,移动光点按预定的程序作曲线运动另一子程序按每秒一百次的频率自动扫描移动光点与追踪鼠标点之间的距离,每轮追踪结束后自动计算出该轮扫描误差的标准差,移动光点与追踪鼠标点之间的距离越小,追踪误差越小随着练习次数及练习天数的增加,追踪误差会越来越小。我们发现,在保证运动连续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强与运动相关的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及支持肌自身紧张度可以加速运动技能的获得。  相似文献   
89.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大运动量,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而且加深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压氧、自由基及骨骼肌损伤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三者各自的研究动态,并针对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阐述.主要结论:高压氧疗法在骨骼肌损伤治疗中有独特的良好作用,为避免其毒性作用的发生,必须掌握好治疗时的压力、浓度及时间;关于自由基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论,二者可能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其确切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